實習夥伴李建宏-2014/01/25
由接棒啟蒙計畫創辦人沈家慶主辦,教育研究作家謝宇程所主持的「教育沙龍」,深度探訪「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創辦人簡家旗,「鄰鄉良食永續農產公司」創辦人陳宏欣等分享生命經驗,並邀請到18位各個領域專家共同參與討論的教育饗宴。本次活動請來的兩位分享者,皆以農村為成長背景,經歷幾番波折後,最後選擇以農業為發展方向。是什麼樣的學習與生活經歷,讓他們走出一條特別的路?
▲所有參與者照片
簡家旗的家庭教育非常自由,他不愛高中只重視讀書考試,因而選擇五專農業機械,又因不擅長機械而插大考進台大工管系。畢業後便進入金融業擔任股票投資,本以為高薪可以取得快樂,但歷經金融海嘯後,看見資本主義的黑暗面,便決定離職尋找更有意義的事情。離職後展開了長達11個月的自我探索,在藏族當背包客時,體驗了藏人對生活截然不同的態度,就此埋下創業念頭。
「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有三大目標:好玩,幸福,有價值。透過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製造個人化的幸福感,為消費者創造與價格相符的實際感受。目前在全省各地茶園,稻田皆能訂桌,讓大家在天地田園之間,共同參與體驗幸福。
陳宏欣14歲離家至台北念書,大學讀台大農經系,大三發現電子商務等機會,於是在ppt上架網站,自學java將台灣CD轉賣到美國,賺取超過3倍利益。畢業後,陳宏欣的電子商務事業,因為恰逢SARS期間,人們想上網採購取代出門,訂單倍數成長,讓他30歲就初嘗成功的果實。然而,他竟然在最成功的時候,被試圖併購的公司老闆,聯合另外兩個共同創辦人,解聘了總經理一職。陳宏欣一時之間,從巔峰跌落谷低,甚至想要自我了斷。他在陌生人、朋友的幫助之下,慢慢還清債務,重新創業,現在也和朋友們共同創立了「鄰鄉良食」、「你知我知好學網」等企業。
陳宏欣感嘆,台灣的教育沒有教「失敗」,只教你怎麼當個強壯的人,卻沒教你怎麼示弱。他認為教育應該強調三件事情:教失敗,教實作,教不要在乎其他人,勇敢做自己。兩位受訪者都認為,不管什麼領域背景,都應該瞭解基本的經濟與財務,找到各個領域價值與價格的差異,才有辦法開發商機。另外如果在課業上找不到成就感,也鼓勵往社團與人際關係發展,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兩位也不認為一定得透過現有的教育體制或者進大企業才能創業或成功,前提是必須擁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只要能讓自已全神貫注在某件事情上,那就有機會成功。
未來接棒啟蒙計畫將會持續透過教育沙龍,透過不同領域的專家,分享他們心中教育應該有的樣貌,期許找到解決台灣教育的方法。
教育沙龍 No.1 影片全記錄:
教育沙龍 No.1 FB圖文記錄:https://www.facebook.com/pg/BatonEnlightenmentProject/photos/?tab=album&album_id=614367411975296
接棒啟蒙教育沙龍,是一個聚集「對教育有深度熱忱專業者」的活動,我們提供一個有效場域,進行由專家生命經驗出發,而導出關於教 育,深度且有效的交流。參與者將在活動中,深入的認識一位「專業者」,其「生命經驗」,與「教育」間的關係。參與者也將進行交流,將所得與本身經驗結合, 認知到教育更深層實際的意義,而得以開拓其視野,精進其對教育的認知。
https://batonproject.com/category/善意足跡/教育沙龍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