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我們放眼望去,社會上許多人,每天勤勞忙碌的上下班,為了生活忙碌,看似充實。但轉眼一看,臉書上,充滿著的,是對工作的不滿,對同事上司的埋怨。現代都市生活的繁忙,好像並沒有帶來更多的生命滿足,卻創造了日漸普遍的煩躁,憂鬱與永無止盡的物質與享樂文化。
- 台灣擁有著勤奮的人民,許多員工勤奮努力,卻往往被剝削利用,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許多過勞死亡案例的發生。
- 台灣擁有高水準的人力,但社會的實質薪資卻16年沒增長,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通貨膨脹吃掉日漸微薄的薪水。
- 台灣傳承了美好的文化,人民有天份且良善,卻無法創造新的價值,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其他亞洲小龍把我們拋在後面。
到底,我們的社會出了甚麼問題?
記得嗎? 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著那一份似乎已模糊掉的熱情色彩。我記得兒時,有人愛跳動,聽到音樂就翩然起舞。有人愛畫圖,拿起筆來就畫個不停。有人愛唱歌,總是依依阿阿的哼著不知名的曲調。有人愛觀察,總是盯著新事物,看的津津有味。雖然方向不同,但大家眼中,卻同樣閃耀著一種熱情與好奇的光芒。世界,如此新鮮美好。
從什麼時候開始,那道眼中熱情的光芒褪色了呢?
我記得求學時,老師們總是致力於,讓我們好好念書,大小考試不斷,同學們忙個不停。放學後,等著的是補習班,大家繼續忙下去。回家後,學校各種作業,大家一路忙到要上床睡覺。這些教育,要求的不是我們真正去探索世界,而是像工廠一樣,強制在重複的過程中,把知識強制烙印在我們腦中。
「忙」這個字,代表的是心亡,我們都在忙的填鴨中,慢慢的忘記了何謂真正的學習態度。這也是為何,許多人畢業後,就把這些填鴨的知識,全部還給學校,再也用不到。
台灣社會上不乏成功的案例,那些台灣之光。少數人,擁有堅強的性格,也幸運地遇到對的人或事,讓他們可以勇於追尋自己的熱情與能力。像是阿基師,吳寶春,魏德聖,周杰倫,吳季剛等,他們都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但是大多數的孩子卻沒有那樣的恩賜,他們都在我們以為正確的填鴨教育中,默默的選擇了那唯一的價值,也就是考試。
人的天賦何其多,根據八大智能理論,至少就分為八種,也就是語言、邏輯數理、音樂、空間、運動、人際關係、自省和自然觀察。考試體系最多就是辨識出人的語言,邏輯數理天賦。那其他的天賦呢? 通常,就是慢慢地,被埋沒在填鴨教育的深處,從黯淡,到消失。
如果林書豪生長在台灣,家庭,學校都只要求他把書讀好,他怎會有機會讓自己的運動才能放出光彩? 記得高中時,有人喜愛畫漫畫,高一高二時,畫到隔壁班級的同學都問,下一集甚麼時候要出呢? 這樣的熱情,在高三時,因為要準備聯考,在家庭,學校皆打壓,又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狀況下,被乾脆的放棄了。
我不禁想問,有多少的天賦,就像這樣被埋掉了呢?
如果麥可.喬登沒有去打籃球,而只打棒球,他還會擁有如此的成就嗎? 這個問題雖好笑,卻也直接點出了我們社會的痛。
人若放錯了位置,就無法產生應有的價值,也無法發出光芒。台灣的實質薪資如此低迷,也許就是因為,許多的天才,都被迫進入電子業,在沒有熱情的生產中,慢慢的黯淡,沒能產生出本來應有的價值。
我們其實也有許多擁有熱情,掙扎堅持著夢想的人們。他們人數不多,卻存在於各領域。其中之一,就是台灣的獨立樂團們。他們為了自己的音樂,通常必須兼白天的工作,在為了下一餐努力的同時,努力耕耘著自己的音樂夢想。這個生活,很辛苦,而家庭與社會,往往給他們的,是許多的歧異眼神與不諒解。除非他們紅了,不然放眼望去,可能皆是灰暗。但在台上表演的那一瞬間,我總是可以看到樂團的眼中,閃爍著那道兒時熱情的光芒。
如果您也喜歡音樂,下次看現場表演的時候,也可以仔細看看表演者的神情,那股熱情,顯而易見。
我們的社會,若想要在這個變動的時代,創造新的價值,讓大家擁有更好的生活,最需要做的事情是,重新讓我們的學生們的天賦,可以開始發光。讓他們可以將時間投注在自己真正有天賦與熱情的領域,發揮出潛能。那他們就更有機會可以解決各種問題,產生出更高的價值。
如果您還記得兒時周遭朋友們那種種的熱情,當您看到了一個可以伸出手維繫那道光芒的機會,請不要吝惜您的支持。
▲作者: Ryan,當爸爸/投資/創業/樂團/志工,充實的斜槓人生進行中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