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保險能帶給客戶的是一種安心感,畢竟意外到底什麼時候會發生真的很難預測。」現職人壽行銷顧問的蔡沅呈,坐在板橋江子翠的麥當勞裡,誠懇地向我說。

s__17915939.jpg

身材壯碩的他,國中畢業就去就讀軍校,當了10年軍人後,因為不想繼續待在公務體系,毅然決定退役。「當時家人都不太理解為什麼我做這樣的決定,我都會告訴他們我的理由,幸好他們都還算尊重我的決定,只是偶爾還是會唸幾句。」蔡沅呈笑笑地說。

 

決定轉換跑道的這年,他正好也剛當爸爸,人生很多重大的轉變同時發生。為了在工作之餘也能照顧小孩,蔡沅呈選擇了一份工時相對彈性的工作。

談及此事,他回憶道「在進入保險業之前真的什麼都不會,完全是從零學起。公司有約200小時的教育訓練,主管也會從旁協助,但主要的東西都是在實戰中學會的,畢竟會遭遇的問題真的太多了,沒有辦法全部都是先學會。」

「所以保險業有特別適合什麼科系的人嗎?」我試探著問。

「其實沒有。」蔡沅呈解釋道。「做保險的進入門檻很低,沒有特定讀什麼科系的人才適合,最困難的其實是,要維持一定的工作量、學習量。

 

至於薪資的部分,保險業務員其實是沒有底薪的,完全依照成交量抽取傭金。

「所以,是一個很講求『自律』的行業。」蔡沅呈接著說,「如果你這個月很勤奮工作,成交量很多,自然會有相應的報酬;但如果你這個月比較懶散,你也有可能要向主管借錢才撐得下去。」

有些人動力來源,是因為身上背著家庭經濟的壓力、有些人則是自身工作動機很強,每個人維持工作習慣的方式都不一樣,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我看著眼前這位入行3年的專家,心中不禁油然生起一股敬佩之情。

「那能不能舉個實際例子,說明這個行業創造的價值呢?」我接著問。

蔡沅呈想了想,說「之前我的同事,突然檢查出他的了癌症,而且還是末期,他跟我同樣是保險業務員,在治療的時候,醫生很坦白地問他,他的保險一個月能夠支付多少錢,並依照他的保險金額為他設計適合的治療方式。幸好他保險買得很足,不太需要擔心錢的問題,所以接受了不錯的治療,最後本來只剩三個月的壽命,延長到一年多。」這其實就反映了保險的核心價值,讓你在發生意外時,不用那麼擔心錢的問題。

 

最後,我也請蔡沅呈說了他對現階段台灣教育的看法。他表示,「自我思考」,也就是「自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對國、高中生而言,培養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是必要的,然而,台灣的教育只會把你變得很會考試,生活上的能力就比較少,這點滿可惜的。」他補充。

回想我們的學生時期,我們何嘗不是在讀書考試、升學至上的環境下成長的呢?

我們是否曾經停下腳步,很認真地問自己,「我到底要的是甚麼?」「這真的是我要的嗎?」。如果每個人都能很清楚地回答這些問題,那我想,台灣應該會變成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吧!

1 則迴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