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知識學習者都想知道
如何效率的提取知識價值,達到高速學習
為什麼學習要用多元思維進行?
因為各種新技術、buzzword爆炸般的出現,隨時都在影響我們的決策思維。若沒有好的方式處理這些雜訊,就會增加思考成本,增加耗能。日子一長,同一輩人之間就會拉開差距。
到底有什麼方式,能幫助我們不僅在關鍵決策上彎道超車,連在日常工作中也能直線超越?
我們可以運用多元思維模型,將片段的知識碎片用不同的角度觀點,組合成完整的應用情境。將學習到的知識轉換成深刻的認知,幫助我們達到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的效果。
把知識實實在在的縫合在自己的思考體系上。
我們是如何開始的?
今年初,我與接棒啟蒙計劃的夥伴共組了【CO-WORKING GROUP】
開始了每個周末下午一起用力做事的時間。
沒有娛樂、沒有耍廢、只有學習、只有成長。
目前成員背景為數位廣告、品牌行銷、數據分析、網站前端、美術設計、組織管理。
每周的CO-WORKING中,我們分享各自領域的知識與看見。不僅能快速的吸收一周內的領域知識,更是學習整合不同領域的的觀點,用更具視野縱深、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一件事物全貌甚至本質。
我在這樣的經驗中開始體會到,使用這樣高速的思維系統學習,是何等暢快的一種體驗。
這種方式的邏輯是?
我們用多元思維進行高速學習的目的是:提升個人/組織的資訊正確度與決策速度。
多元思維的基礎:擴大視野縱深,讓自己能用不同的思維模型對事件分析,進而產生多角度的觀點。
但是在個人天賦普通,時間精力又極其有限的情形下,想靠自己達到「能使用不同的思維模型」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幾乎不可能。
唯一的方法是,透過團隊合作
建立如同個人董事會一樣的多元思維團隊,才能掌握超越個人的視野縱深。當成員分享各自領域掌握的專業分析模型,就能達到提升資訊正確度與決策速度的效果。
在這個CO-WORKING GROUP中,我們能共享時間、視野、思維、人才、團隊、速度。
高速學習的方法,就是建立多元思維團隊
要跟上未來的世代,必須要有夠快的速度,任何單一的思維模式都不夠面對即將來到的改變。
我們必須重新檢視自己的底層作業系統,讓自己成為能更快速的安裝、應用、卸載不同的思維模式的人。
同時也把自己當作一門專業的資源在經營,能被人快速的安裝、應用,創造價值。
題外話:關於斜槓,別高估了自己
建立多元思維團隊也能避免自己傻傻的關門自幹。
自詡斜槓的自幹,往往只能產出各種一萬小時…的殘骸
企劃能力:50/10000
溝通能力:75/10000
專業能力:120/10000
旅遊美食音樂娛樂:1000/10000
累計耍廢時間:8755/10000
斜槓之前,認清自己的槓子到底是木槓還是鐵槓,別搞砸了。
因為有可能的是,當你傻傻的以為自己正在斜槓,聰明人早就運用自己的專業去交換更多專業,連結更多能力與資源。
低端的斜槓是能力標籤
高端的斜槓是資源標籤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