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2
人人都知道實習很重要,學生們也都有實習,那麼為何企業還是找不到人才? 畢業生也找不到期望的工作? 在這之中一定有了一些誤解,在教育四方匯中,來了解關於實習,來自企業,老師,家長與學生的不同觀點吧!
影片內容摘要
一、實習的定位
老師對實習的期望是什麼?
- 職業學校已經很少實習,這是很大的問題
- 內湖高中的建教合作班,是目前還有的職業學校實習
- 過去的師徒制,很有效,但顧慮多,目前已經幾乎不存在
實習目前還是升學的附屬,問題在哪?
問家長:
家長對於升學的迷思,真的很難改嗎?
- 社會上升學主義的文化很是很濃,是過去年代的習慣流傳下來
- 問題是,讀的沒有興趣,還是繼續讀,很可惜
- 應該早一點讓學生可以進行職業探索,對其未來發展更好
問業界
產業界怎麼看實習?
- 對實習的不重視是短期現象,在普設學校發明前,師徒制才是常態
- 上一代,認為上大學才是找到好工作的好方向
- 過去人口紅利大,所以企業很容易找到人才,現在不是了
- 企業應該要用實習生,但目前只有少數企業好好做
- Google,一直很重視實習計畫,也因此獲得更好的競爭優勢
- 矽谷那邊,許多員工之前都有在那間公司的實習經驗
- 大學教育,跟職業教育,設計上出發點不同,往學術前進本來就不適用所有人
- 每個員工進入企業後都有學習曲線,如何協助員工成長,是企業的重要任務
- 網路時代,企業錄用實習生的成本更高,任何一個人都有可以損害企業品牌形象
- 老闆若連員工都不願意好好帶,那更不可能去顧到實習生
- 實習最重要是要找到好老闆
提供實習是企業的一種社會責任嗎?
- 企業是願意回饋社會的
- 企業應該先跟學校一起擬定實習計畫,也跟家長學生溝通
學生實習之前知道老闆是誰嗎?
- 實習之前可以多去了解老闆是誰
實習的待遇會是如何?
- 實習不一定薪資就比較低
- 企業對於社會責任的看法,會影響其對實習薪資的設定
高中生應該去小公司還是大公司實習?
- 重點是學生自己適合哪一種實習型態
- 了解自己,才知道自己適合哪一種實習型態
- 一種方式,給法定基本薪資,再視表現增加
- 以Google為例,實習生可以為企業進行的研究,也可以是很有價值的
二、實習的價值
學校如何評估學生實習的表現?
- 學校無法去選擇老闆,因為企業提供的機會有限
- 台灣的中小企業不像google,能提供機會已經很好
- 學生應該把握機會,要腳勤,腳要勤快
- 學生容易眼高手低,實習前要有訓練,調整心態
- 學生應該思考自己能夠提供什麼價值,能為企業做甚麼?
企業提供實習是一種社會責任嗎?
- 很多創業者只是不想被管,才去創業。但他們自己不一定可以設計出好的管理制度。
- 政府可以扮演好的角色,補助企業去執行更多優質的實習
探索未來的方向與實習的關係是甚麼?
政府對於推動實習可以如何參與?
- 可以將實習這個議題,與政府溝通,成為一種政策的倡議
推動實習,政府,企業,學校可以如何合作?
- 台灣的中小企業要去設計實習計畫,是不可能的
- 實習不能只丟給某一方去做,那是行不通的
- 實習應該變成一個合作的規則,政府,企業,學校共同參與合作
- 政府可以提供補助資源,企業可以提供經驗,學校可提供實習規劃與成效評估
- 扶輪社有善意,也可以提供可能的企業資源
- 自學系統採取的是專案式的學習方式。
- 實習需要計劃,需要參與者共同來一起完成這樣的計劃
- 若有模板可以參考,會減低多方共同規畫實習的障礙
- 一開始有引導系統,協助多方一起開始參與規劃實習
- 實習是一種值得倡議的政策方向,可以與政治人物合作
三 實習的未來
客製化實習可以如何做?
- 問題在於企業與實習學生之前是否有互相理解與認同
- 關鍵在於錢與資源,要有投資,才能夠讓實習真正發生
- 多數中小企業,自己工作已經很忙,沒有餘力去規劃實習。
- 一些企業主已經認知到,提供實習機會是一種回饋社會的方式
- 絕大多數學生實習是要求薪水的
- 法規限制多,很多願意提供實習的師傅,無法完成麻煩的補助計畫申請,也沒時間再去做這個。
學生找實習之前可以有什麼準備?
- 關鍵是學生有沒有找到自己要的東西
- 目前就算是頂尖大學的學生,對產業的理解也是很低的
- 學生進入台積電工作之前,學生是不知道裡面是甚麼狀況,這很奇怪
- 台灣的學生並沒有從小開始去嘗試探索,理解世界,與自己適合的方向,自然不容易去找到適合的實習
- 家長的心態受到升學主義限制,但現在,學歷並不沒有比較好成功
- 不面對社會,只是延後痛苦罷了
- 實習重要的是,培養面對挫折的能力
- 從小去嘗試小額投資,當然就是理解資產管理的很棒方式,要去試試看就能理解
- 大部分教授沒有經過產業洗禮,這是嚴重的問題
- 高等教育的教授,有學術能力,但沒產業經驗,這造成政策有很大問題
推動實習發展由下而上的推動力
- 來自一些家長的力量,正由下而上開始去發展各種實習可能
- 多數家長的問題是,工作太忙了,沒空去管這些,只好讓孩子依照學校體制方向發展
- 實驗教育是很願意鼓勵孩子們去體驗實習的
學生參與實習的各種可能性
- 實習經驗中的失敗,反讓我成長許多
- 每個學生狀況不一樣,但越來越多學生已經開始知道要早點去探索
- 早點讓孩子去學習,跌倒後再站起,有對挫折的復原能力,這對他們未來會有很大助益
- 經驗,朋友是從小到大聽話的好學生,大學要畢業了,卻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這很讓人擔憂
- 透過實習,去理解職業的內容,對學生選擇學習的方向,是很重要的
- 思考方向要改變,是提前開始為進入社會做準備,不應該是為了升學做準備
學分可以跟實習結合嗎?
- 學校的存在很重要,那是一個可以放心探索的場域
- 需要做的是,讓學生在學校安全場域中,也可以去實習探索理解產業
- 讓企業來贊助一些學分,並提供實習有意義的挑戰目標
- 教授轉型成教練,協助學生來完成這些挑戰
- 企業與教授共同來評估學生是否完成這些挑展
教育四方匯-實習 2018.05.22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8797103309909/
教育四方匯,是由三個教育相關組織共同主辦的精彩思辨論壇。讓大家在主題思辨中,匯集觀點 ,拓展視野。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