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都曾經在外面吃飯的時候看過,有某一桌人,沒有交談互動,每個人都死死地盯著自己的手機,這讓我們覺得很奇怪,好像他們放棄了面對面的互動,反而更在乎手機裡的事情。
沒空看文章嗎? 那就看影片吧~
網路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但許多人卻輕忽了它的影響。甚至反過來被網路所制約,失去了自我。但卻有人可以駕馭科技,造就強大的影響力,同時也活的自在幸福。其中的關鍵在於,一個人是否真正的了解自己與世界,擁有目標與動機。
關於如何能夠有效駕馭網路,我們主要有四件事可以跟大家聊聊。
1.網路世代所處的真實環境
2.網路科技帶來的困境,社群成癮,沒耐性
3.能否駕馭網路,關鍵在於一個人是否擁有目標與動機
4.最強大的動機,來自於對自我與世界的深層了解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
網路世代的環境
這是一個精彩的時代,網路科技改變了資訊交流的方式。人類從原始的書信,到電報,電話的跨地即時交流,再到了隨時交流互動,一切資訊都存在於網路的現在,對於善用工具的人們而言,網路確實打開了巨大的可能性。
舉例來說,同樣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過去他只能藉由書本,自行慢慢學習。但是現在,這個孩子可以藉由網路,直接學習世界頂尖大學的課程,可以在線上社群與一流專家互動,這樣的成長是驚人的快。
若要形容網路帶來的根本影響,那就是資訊的存取與傳遞的速度增加太多太多了。大多數的資訊,都變成唾手可得,只需打開電腦手機,全世界就在面前出現。
有句話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的更遠。現在我們都站在了這個網路巨人之上。然而,許多人看到的,卻好像不是那幅美麗的寬廣視野。這是因為,科技的影響是雙向的,既可以打開全新的機會,同時也可能導致巨大的缺點。
所以接下來我們來聊聊第二點。
網路科技帶來的困境,社群成癮與沒耐性
是的,使用社群網路是會上癮的。
我們在使用社群網路應用的時候,腦會分泌多巴胺,這會讓我們產生幸福感。與抽菸,喝酒時的狀況是類似的,這是一種會讓人容易上癮的物質。
大家是不是有看過,許多人一旦遇到心情不好的事情,立刻會在臉書上討拍? 一發文後,每分每秒都要看看有沒有人給自己按讚,有人給負面評論就立刻生氣開戰,手機決不離身。這代表,他們已經嚴重社群上癮了。
社群上癮的真實影響是,讓我們無法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網路。在青少年時,我們準備要慢慢離開家庭,所以要去建立自己的友誼網路,在之後面對社會壓力時能夠有支持自己的友情。
這個與人建立友情關係的過程是漫長且辛苦的。但是社群成癮後,我們把多數時間都放在社群網路中,並以為那就是自己的依靠。但這個認知卻是錯誤的。在網路上,只有淺層的關係,無法形成深厚的友誼關係。
多數人都承認,在臉書上,一個人不論發出怎樣的訊息,都很難得到深度的回應。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選擇太多太快了,這個人讓我覺得麻煩,那我馬上換成另一個朋友就好了。這樣的情形讓我們不太可能在社群網路上塑造深度的友情關係。
跟煙癮,酒癮一樣,社群成癮,讓我們一遇到壓力,就躲到那個上癮處逃避。酒癮者一感到壓力就喝酒,菸癮者一有壓力就要抽菸,社群成癮者一有壓力就要討拍。但這卻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是越使用,就越需要多,問題就越大。
網路所帶來的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讓我們失去耐性。
當一切都變得唾手可得。不論是你想聽一首歌,看一個MV,電影,甚至是想找人約會,手機拿出來,滑一下馬上就行,太快太方便那就很難培養耐性。既然一切都立即可得,為何我還需要有耐性?
培養耐性的過程是需要時間且通常是不愉快的,所以需要環境來輔助培養。現在因為科技,能夠輔助培養耐心的環境不存在了。我們可以直接享受結果,所以不會願意去體驗過程。
像是去登山,因為我們承擔好幾個小時的辛苦,最後看到的山頂美景,才會特別地有意義。而也正是因為這個辛苦的過程,讓我們可以學到耐性。如果直接就讓你可以直接看到山頂風景,那又如何有可能擁有在登山過程中才能培養的耐性?
總體而言,人生的旅程是漫長跟艱辛的,缺乏耐性的影響很大,這讓網路世代較難取得那些需要耐心經營才能擁有的成就。如工作上的成就感,以及與人的親密關係。這都需要長期的努力經營過程,才能得到。
事實上,取得的過程,才是真正的價值,而不是結果。
所以很久以前,就有哲學家說: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柏拉圖
雖然網路對許多人確實造成了負面的影響,但卻也有人不受影響,反而像如魚得水般的開心運用網路的效益,創造驚人成長與影響力。這又是為什麼呢?
所以我們再來聊聊第三點。
能否駕馭網路,關鍵在於一個人是否擁有目標與動機
剛剛有提到,科技的影響是雙向的,既可以打開全新的機會,同時也可能導致巨大的缺點。現在我們來講講為少數個體如何藉由網路打開全新的機會。
網路的本質是無限的資訊與連結可能,就像是一望無際的資訊大海。我們就像是一艘艘航行在大海中的小船。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漫無目的地漂流在大海上,那會令人恐慌。但如果小船擁有定位技術,地圖以及強勁的動力,那這個世界還不任我遨遊嗎? 我們可以快速地旅行到任何我們想要去的地方。
當我們擁有目標與動機,網路就是最強大的工具。往壞的地方看,一個恐怖分子,一定可以從網路學到怎麼做炸彈,也可以找到其他的恐怖分子交流。往好的地方看,一個工程師,也一定可以找到最棒的學習資源,也能找到其他的高手前輩請教。
那我們又可以如何讓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與動機呢? 現在我們就可以來談談第四點。
最強大的動機,來自於對自我與世界的深層了解
沒有這個了解,那隨便設立的目標很難有後續的動力產生,等於是這艘船只是隨便到處亂開,瞎忙一通。若有了這個了解,我們才能確定真正應該前進的方向。
要累積這個了解。對內,我們要知道自己的天賦與熱情,要培養做事的能力與經驗。對外,我們需要知道世界的發展趨勢與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
我們可以常常問自己四個問題,檢視自己對內外了解的程度。
1.天賦,我做什麼自然而然做的比較好?
2.熱情,我做什麼自然而然做的比較開心?
3.態度,我是否知道如何用好的方式完成事情?
4.機會,我是否知道這個世界上適合自己發揮的位置?
光是檢視自己了解的程度還不夠,我們還要有方式來累積增加對內外的了解,一開始,需要大量的探索。
人皆有好奇心,我們都會對自己周遭環境有興趣,也會有自己想要嘗試的事情,如果能夠由善意出發,找到自己有感,想要為社會解決的問題,那這個能夠增加了解的探索,就有了最好的開始。
為了解決問題,就可以開啟學習的大門。為了解決問題,我們會知道自己哪裡不足,並且開始去學習我們需要的能力。然後使用這些知識與能力,嘗試去解決問題。若有夥伴就更好,還可以培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的知識與能力不斷累積,到了一定程度,加上適當的新刺激,就容易激發出創意,可以用新的方式去嘗試更好地解決問題。
與夥伴一起不斷的解決問題,學習,激發創意嘗試解決問題,然後再遇到新問題,再開始學習。在這個過程之中,對內,我們就更了解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對外,就更了解自己的夥伴,也因為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會更加地了解環境與世界。
以創業為例,我們需要找到公司要做的生意是什麼? 那就要學習企業營運相關的知識,要找到一起創業的夥伴。嘗試去運行商業模式,然後會再遇到無數的新問題,又迫使我們要不斷的學習成長。
一方面,因為創業,我們會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在哪裡,這個事業是不是自己真的做的開心。另一方面,我們會了解如何跟夥伴們一起營運一間公司。也因為創業,而更加了解一個產業跟廣大的世界。
當我們因為這樣的探索,增加了對內外的了解。我們就可以逐漸地找到自己最好的目標。這個最佳目標,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夢想。
沒有基於了解的夢想,那是幻想。有了解作為基礎的夢想,那就是一個人可以前進的最佳方向與目標了。而有了這個目標與動機,我們就真正可以去駕馭網路,體現其真正的價值。
真正擁有對內外深層了解,有夢想的人,不受網路的負面影響。他們能夠把網路當成最強大的工具,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讓自己的能力成長,連結到優秀的人才,並且發揮出強大的影響力。他們就是這個時代新興的超級個體,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總結以上談到的。我們知道網路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沒有目標的人會深深地迷失,而有夢想的人將能夠駕馭網路遨遊世界。而夢想的基礎來自於對自己與世界的深層了解。這個了解則來自於不斷嘗試解決問題,開放學習,激發創意,做事的過程。
若要一句話描述的話,那就是說,找到自己天命的人,才能真正體現科技的價值。
以上就是網路世代的困境與轉機的內容。祝福大家都能夠持續嘗試,找到自己的夢想與天命,駕馭網路,自在地遨遊在這個廣大的世界中!
謝謝大家的收看
更多優質教育與人才知識分享
請關注訂閱 接棒啟蒙計劃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