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畫筆,將繁複的資訊整理成一張張淺顯易懂的圖畫呈現出來,這就是「視覺記錄師」在做的事。
邱奕霖是一位視覺記錄師,負責為各大演講及會議場合做即時的圖像記錄,累積上百件視覺記錄作品。
和一般的文字記錄不同,視覺記錄師將文字轉換成更容易理解的圖像,並將內容化繁為簡,不僅節省閱讀的時間,更能使讀者理解講者想要傳遞的資訊。
對此,邱奕霖表示:「視覺是人的本性,不可抹滅」,因此利用圖像提升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效益是這個職業帶來最大的價值。
若要從事這項產業,邱奕霖認為擁有優秀的繪畫能力僅是附加價值。視覺記錄更著重在即時及精確,也就是強調資訊在捕捉和傳遞時要「快、狠、準」。因此,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幫助自己在大量資訊轟炸下,快速分辨重點在哪裡才是主要核心。
若想要學習視覺記錄,他推薦一本好書:《一看就懂的會議圖表紀錄術》
如果想訓練視覺思考與引導,他建議從《打造圖像腦》中學習
邱奕霖提到,作為一個視覺記錄師,工作時間並不固定,依據案子性質而有所不同,短至半天,長至一、兩天。而記錄完成的內容主要提供參與者進行事後回顧,也可以傳達重要資訊給未參加的人。
回首成長過程,邱奕霖從小就喜歡畫畫,但礙於擔憂相關產業的未來發展,他沒有把繪畫列入職涯考量,直到大學畢業前,老師的一句「你為什麼不繼續畫畫?」就此開啟了他進入視覺記錄的這扇大門。
由於大學時期接觸過體驗教育,累積不少領導思辨的經驗,藉此應用在視覺引導上,並結合自己的繪畫能力,讓他想藉由圖像傳達的訊息更清楚明瞭,且具有說服力。
邱奕霖認為學習視覺紀錄的方法就和學語言一樣,需循序漸進,從簡單到複雜。
先練習如何以簡單的圖像精確的描述事物,同時嘗試從生活中的雜誌文章、TED影片等等內容進行實戰演練,並培養利用圖像思考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他想鼓勵學生,繪畫的出路並如不想像中的狹窄,利用圖像來進行溝通及表達更是任何行業都需要的!
最後他想對老師說:
「畫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應該多鼓勵孩子勇敢表達,
各種想法都可以,但就是不可以沒有想法。」
撰文者:林師廷,接棒啟蒙計畫實習生
職場嘻遊記:視覺紀錄師
- 每周10分鐘,一系列專業者成長故事,輕鬆了解各職業,反思教育與學習,得到新體會。
- 收聽廣播: 10/12, 10/19, 10/26, 11/2 週五8:05 (教育行動家 下) 前10分鐘
- 官網收聽: https://goo.gl/y8F3v5
- iOS app收聽:https://goo.gl/d6vv86
- Android app收聽: https://goo.gl/EjEDk2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