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社會有些怪怪的想法。一方面充滿者對天才的崇拜,並總是用一些過度簡化的方式去解釋成功。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只是普通人,就畫地自限。
沒空看文章嗎? 那就看影片吧~
你一定看過英雄電影,描述鋼鐵人可以憑藉一己之力拯救世界,或是某賈伯斯翻轉了整個產業。好像關鍵都在於這些個人有絕世天賦,然後我們就幻想著自己也是個天才…唉,真的只能幻想,一回到現實,我們又變得負能量滿滿。
自怨自唉或只是幻想是沒用的,重要的是要看到成長的方向阿!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個對於成長很重要,而且被嚴重誤解的名詞,天賦。
這個文章,我們會講講,努力雞湯的盲點,經過指導的練習對於能力養成的重要性,並解釋人的最佳表現如何形成,以及環境對天賦發揮的巨大影響。
首先就來黑一下努力雞湯。
1.勤能補拙,努力就是最佳成長方式? 錯! 願意努力也是一種天賦,且需要培養!
勤能補拙雖沒錯,但卻不應忽略人為何願意努力這個重要方向。其實天賦包括能力天賦以及意願天賦兩個方面。努力本身也就是一種意願天賦。因為努力代表著一種意願,背後是由性格、動機、價值觀等等來決定的,而裡面也有天生的特性。
有些人,天生就比較是願意勤奮努力的類型,這可不是人人都有的特質。你以每個人都神經病想要每天揮出一萬次感謝的正拳嗎?
當然,意願天賦也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你可以簡單理解為,意願天賦大約是先天的意願天賦x後天的環境與經歷。讓我們以灌籃高手為例,櫻木花道可不是一開始就喜歡練習籃球的。是因為他天生的個性,加上湘北高中籃球社的環境,才有可能真正那麼努力的練習籃球阿。
喔對,還有赤木晴子… 想脫宅對於一個人願意努力也很重要阿…
又離題了,接下來我們來講講成長的關鍵,關於練習這件事。
2.有天賦就萬事安? 錯! 沒有好的練習就不會有能力。
我先講個例子給大家參考。如果我們燒一壺開水,理論上,我們可以耗費無窮的電力、無窮的時間,卻永遠燒不開一壺水。只要每次都是在把水燒到50、60度左右時拔掉電源就可以了。從這個例子你會發現,如果你在學習過程中的強度不夠,重複再多的次數也永遠沒法學會一項技能。單只有學是不夠的,要學習超過一個程度,能力才會成長。
人的練習有三種,太爽,闖關,當飯桶。喔不是,是有三個區,舒適區,挑戰區,挫折區。舒適區,就是那壺永遠燒不開的水。挫折區,就像叫普通人去單挑復仇者聯盟,一定放棄。挑戰區最好了,像安西教練叫櫻木一星期投兩萬球,只要很努力就可以做到,也會有明顯成長跟成就感。
問題來了,要讓自己在挑戰區練習,櫻木這個笨蛋哪知道怎麼做勒? 一定要有安西教練阿! 所以這個超重要的刻意練習,是需要有好的教練引導,效果才會最好的。所以大家請要善待你周遭的胖子… 喔不,是要珍惜能夠給自己好的引導意見像教練一樣的人喔。
講到現在,我們知道有意願天賦,加上教練的引導,可以讓能力成長。那這樣人就可以有好的表現了嗎? 不,這還不夠喔~ 讓我們再來聊第三點,關於人的行為表現如何出現這件事。
3.能力強的人表現就一定好? 錯! 關鍵在這三個字: 知,能,願。
不是說一個人能力強就一定表現好低。你想想,就算你球技好,但如果在一個很爛的球隊,隊友感情超差,又沒有一個大家認同的目標,也沒有好的教練引導。你會能夠發揮自己全部的能力嗎?
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應該做的事情,擁有足夠的能力,與意願,才能夠有好的表現。也就是要知,能,願這三個字。
我們就繼續看灌籃高手到底好了。櫻木,要知道自己打的是大前鋒,有天生身體能力加上地獄特訓培養的後天籃球技巧組合而成的能力,還要加上有強烈的贏球意願。才能讓他在湘北對山王工業的重要戰役,有不凡的表現演出阿!
想想我們的教育,在知的方向,多數學生畢業後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發展的職業角色是啥? 然後,能力值跟還沒出新手村的弱雞一樣,更別說因為動機被長期忽略而導致幾乎沒有意願成長。唉… 就算是櫻木花道,沒有進湘北打籃球,沒有苦練的話,也只能一直拿球灌別人的頭阿…
現在我們知道湘北籃球隊對櫻木很重要,所以就來講講第四點,關於環境吧。
4.天才到哪發展都OK? 錯! 環境決定了天賦是否可以充分發揮
對,不是有天賦,就可以通行無阻的。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能夠讓天賦發揮的環境。櫻木要有想要讓晴子看到自己好表現的動機,要有能夠互相競爭的流川楓,要有值得信任的赤木隊長,要有能夠引導成長的安西教練,要有支持自己的死黨好友,還要有全國大賽這個榮耀的團隊目標!
看到了沒? 再算一次給你看。好環境要有個人動機支持,有競爭對手互相刺激,參考典範供學習參考,引導教練帶領練習,支持朋友,團隊目標。有了這些環境的磨練,一個天才就可以發出耀眼光芒了。
那來看看台灣的教育環境好了,如果你是說考試的話~ 哇! 全部都滿足耶! 好棒棒! 我們的讀書考試能力,我看在世界範圍來看,應該也是很厲害的。但是,很可惜的是,讀書考試的能力,出社會之後,用不到啊…
另外,讀書考試,本來就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能力。不然你想想叫櫻木花道不要打球去念書好了,勉強要他去念書的話,壓力應該會大到變成灌腸高手吧。
好啦,我又離題了,重點是,環境決定了你的天賦是否可以充分發揮。如果我們工作內容單一且每天重複,會導致你主動思考能力的下降。如果是一個流程非常規範和標準的工作,會導致你挑戰和克服困難精神的下降。一個不鼓勵自主學習、主動擔責的工作,則會導致你失去努力的內在動力。
我們的社會崇拜天才,卻嚴重忽略了成長環境的影響。當我們都不給學生時間探索,只要他們讀書考試,沒有好的環境。那即使有再好的天賦,也不會成為能力或成就。你一定看過下面這張圖,很殘酷地點出了學生面臨的現實。
事實上,現實還更慘,已經變成了,大學之前逼太緊,大學之後放太鬆。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大學畢業時,多數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也沒有實際的能力。
台灣的學生天賦很好,但是卻沒辦法得到發揮。也就是說,台灣即使有學生具有林書豪般的籃球天賦,但卻沒有讓他成為一流選手的環境。從學校到之後的產業都一樣。也難怪真的有人才出現的時候,多半也不會選擇留在台灣發展。這還是環境的問題。
你希望能夠創造人才,能留住人才。那就要問問自己,我們有提供適合人才成長跟發展的環境嗎? 這點,應該是我們都應該思考的一個關鍵問題。
教育重要的就是去創造一個各種天賦都可順利發展的環境。像是森林一樣讓各種成員成長發展。而不是像工廠一樣把所有人壓成一樣的產品。
最後我們再來簡單總結一下,老天給的天賦,無法改變,但後天的環境決定了意願天賦的發展,決定了天賦的發揮,也決定能力的養成效率,一個人為自己選擇的環境,決定了他的發展與表現。
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那就是,能改變時勢的英雄,也是在一個適合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
我們不要只看到成功的表象,而要去細細思考自己的天賦,還有更重要的,把自己放到適合發展的環境中阿!
現在終於明白孟子他老母為何要一直搬家了吧~ 大家快去找到自己的湘北籃球隊吧。教練,我想打球~~
以上便是從【啟蒙說】關於人的天賦的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參考價值。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接棒啟蒙計劃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