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澤直樹是2013年很紅的日劇,故事是有關王牌銀行員的故事,主要是從銀行的背景去敘述從一般的銀行員變成總公司的王牌銀行員,並對抗不合理的上司及銀行組織內部鬥爭的奮鬥故事。相信這對於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是非常大的衝擊,看完後也會開始思考社會組織真的如此複雜及考驗人性嗎?
光明與黑暗雖然看似對立,但在人類組織中情況通常是灰色地帶,因此反應和洞察力就會成為在職場中最看重的特質之一。
接下來我會以自身的工作經驗及對社會組織的了解帶領大家了解,如何面對職場的難題,以及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半澤直樹雖然是一部戲劇,但內容相當寫實,讓很多上班族產生共鳴。不過一般看戲劇的人通常只注意在半澤教訓壓迫下屬的上司,很難注意到半澤的工作能力、個人特質、領導風格。
在我眼中半澤直樹擁有很棒的資源整合能力、談判能力和洞察力,戲劇一開場,半澤因為上司的錯誤判斷和好大喜功的私慾,檯面下同意貸款給作假帳的企業,結果這家看似優良的鋼鐵公司,突然宣布惡性倒閉,因此揹上「貸出5億日圓不良債權」的黑鍋。不過半澤不甘被冠上五億元的黑名,誓言要追從對方手中追回五億元,首先他從拜訪倒閉企業開始,雖然吃了閉門羹,但他發現到這家公司制度散亂,且員工看似對工作不夠積極,因此認定這家企業並不是所謂的優良企業,到最後終於發現作假帳的真相。洞察力優秀的人通常都會從支微末節找到魔鬼的細節,半澤很清楚要從何處下手,而不是死命地往死胡同裡鑽,現實中的職場也是同樣的道理,與其一開始紙上談兵,不如透過實際觀察與實作後,再制定適合的解決方案。
半澤的人脈事實上並不廣,但為何他能夠解決五億元的難題和贏得人心,前面有說過半澤的資源整合能力很強,他知道目前的處境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他需要自組一個小團隊去幫他蒐集證據,首先他先去拜訪因倒閉企業受害的供應商,經過三顧茅廬後,老闆終於同意站在同一陣線,幫忙他蒐集證據,準備討回公道。半澤的口才也很厲害,他知道老闆的痛點是什麼,以真誠的心與對方交流,才能夠說服對方。
半澤有個大學同學也是幫助他的貴人之一,雖然他並不像半澤這麼有勇氣對抗龐大的組織,但至少他能夠提供銀行內部狀況和人資的情報給半澤,另外半澤的下屬原本也是怕自己掃到颱風尾而不願意幫忙,但半澤實事求是以及親力親為的態度感動了下屬,使得下屬能夠共站同一陣線,最後半澤也兌現承諾,讓他們能夠去夢想中的單位。
實務上我們不可能像半澤直樹一樣公然面對龐大的組織,我們可以從中觀察除了專業能力之外,我們還需要培養哪些實務經驗?面對難題我們又該如何去解決?如果上司的決定是錯誤的,我們又該如何讓上司打開封閉的心,藉由討論把決策導到正確的方向?《半澤直樹》中,半澤勇於指正上司錯誤、要求更正,真實的日本職場又是如何呢?《R25》雜誌調查指出,25~34歲男性上班族中,66%沒有糾正上司的經驗,也就是說日本的上班族將近有七成不敢指正上司的錯誤。那大家又有思考過台灣的上班族是否跟日本有點相像呢?
一般而言我會觀察時機點和手中準備好的資料,我的經驗是如果是技術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的,按照規格書、參照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建議後,都能做成報告讓老闆能夠接受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是公司制度或流程問題,可能我會藉由個案說明給上司聽,並期許自己的方案能被採納,如不能被採納,就必須在手中累積更多的個案,再另找時機跟老闆對話。雙方或跨部門交流很重要,這就考驗個人的智慧及處理事情的態度。
曾經聽過一句話,只要是技術問題都比較容易解決,最難處理的是人的問題。這在半澤直樹也是時常看到的例子,不過劇中的理念也不全然是渲染職場血淋淋的鬥爭,半澤的爸爸就曾提醒兒子:「一定要珍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絕不能像機器人一樣的工作。」因為機器人做事是沒有彈性的和情感,自己要面對的是個人,就要從人的角度出發,才會順利完成任務。
Reference Website: http://www.Cheers.com.tw
€ 作者: AllenEE/平常時是硬體開發工程師,閒暇時是社會觀察家。
喜愛兵法、哲學、心理學、吉他與雙人舞。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