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進入藝術領域工作嗎?
除了藝術家以及劇團管理外,你有聽過藝術行政這個職業嗎?
今天就讓接棒透過訪問羅曉筑這位專家,來告訴你藝術行政到底在做什麼!
當時如何進入到這個領域?
礙於當時的求學環境,曉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弱勢在哪些,所以最後選擇就讀了公共衛生管理學系。但從國中開始,她就知道自己很喜歡表演藝術的工作,所以在國高中時期,她把握每次欣賞劇團的機會,在大學時也積極的參與學校事務,像是學生會、系學會等,藉此培養辦理活動的能力。
藝術行政其實不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在這之前她曾到NGO實習,觀察如何做好疾病的倡議,以及宣導預防及健康的概念;也擔任過特教老師,但工作一段時間,她了解到自己更喜歡劇場相關的工作,在諮詢過其他人的意見後,她便轉向藝術行政,走進兒童劇團的世界。
而藝術行政其實就像是一座多向橋梁,連接了管理者、藝術家以及顧客三方,這個職業也包辦了組織中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務,舉凡從訂便當到文案企畫撰寫,甚至是行銷宣傳,場地協調等,都是藝術行政的工作範圍。對曉筑來說,藝術行政不只是在做行政的工作而已,而是要把自己當成藝術家,多方摸索嘗試,並培養自己對藝術鑑賞的能力。
除了溝通還是溝通,然後老話一句-多多嘗試。
藝術行政每天要跟不同的團體開會,基本上24小時都會是上工模式,也因此溝通能力絕對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也要培養良好的觀察能力,畢竟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眉角」,有一些人需要你每天跟他建立連結,也有些藝術家只需要你匯報重點即可,甚至在這份工作中,也需要練習「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個能力,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應對方式,這也是在工作中需要做中學的事。
另外學習能力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對於非本科系畢業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要把自已當成一塊無止盡的吸水海綿,把在工作上遇到的所有遇到的事物記錄下來,錯了就檢討,幫自己建立工作SOP,規劃好詳細的工作清單,並確保下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基本上每個藝術行政都會有自己的風格,同樣的前輩所帶出來的人,適合的領域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工作上要不斷的嘗試,才會知道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是什麼。甚至有些藝術行政也是可以兼做劇團演員,從藝術行政轉演員工作的人也大有所在,但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什麼,目標是什麼,想學習到什麼,然後在什麼位置,就把那個位置的角色做到好。
辛苦和快樂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曉筑也提到,這個工作其實很累很高壓,就向其他工作一樣,也一定會碰到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像前面提到的,藝術行政基本是24小時隨時上工的狀態,甚至有時到半夜也要繼續處理問題。而實際工作內容也會隨著劇團規模大小不同而異,通常來說,大型劇團的分工會很細,一個人所需完成的工作範圍小,但相對需達到的業績量也更大;而中小型劇團會是一個人成包所有工作職務,甚至會有一人劇團這樣的形式出現。
但相對來說,投入的越多獲得的就越多,辛苦和快樂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在這個領域中也可以碰到許多有趣的人,每天的生活是活潑有彈性的,而自己的視野也會隨著增長許多。對於曉筑來說,每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活動,看到社區媽媽臉上的笑容以及孩子慢慢的成長,都讓她有極大的成就感。另外,曉筑也打趣的說,這個領域的人就像是不會老一樣,你10年前看他長這樣,現在還是一模一樣沒有變。
但老實說以台灣現在的劇團工作環境,其實沒有辦法賺到高薪,基本上都是靠理念跟熱情在撐的,而以兒童劇團來說,娛樂消費模式改變跟少子化,都讓劇團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就像其他工作一樣,不是每一個老闆都可以很友善的對待下屬,而藝術行政這個工作會是相對更辛苦的,所以自己在工作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究竟是為了甚麼才會在這裡,是為了跟厲害的同事學習,還是為了這個組織的理念,然後在工作時多聽多看。如果發現這份工作是在消磨自己的熱情,記得先忍耐,然後等到時機對的時候趕快離開。她也提到劇團圈其實很小,所以名聲這件事也是極為重要的,妥善的處理好每次的合作關係,把自己訓練成一個跨領域的人才,但小心不要把自己熱情跟理想消磨殆盡。
最後想對學生說…
不一定要本科系畢業才可以做這份工作,以她的本身經驗及其他同事為例,人才是來自各領域的。重要的是要對這個領域有熱情,知道自己想要學到甚麼,那麼就算遇到問題了,因為有了目標,也就不會那麼的迷惘。即便不是本科系畢業,相關的概念還是可以挪用的,只是需要隨著不同的領域調整,像是行銷、企劃、會計等都是藝術行政的基本工,在大學的時候如果有時間機會,可以讓自己先有這方面的概念,在工作上也會更得心應手。
另外溝通跟活動辦理這些也是可以透過大學社團培養的能力,可以多多參與嘗試。除此之外語言能力也是極其重要的,在對外接洽表演團體、藝術者,或是處理國際合約時,都會是很好的工具。曉筑也建議有意往這領域發展的學生,可以先到中山堂或是一些藝文展覽中心實習或做志工,事前了解這個劇團或是組織的理念是不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再決定是否進入工作。
「你現在所學習的東西搞不好未來會用得上」曉筑提到這其實很重要,她沒想過原來自己大學念的財務居然在藝術行政會派上用場,也沒想過幾年前所學的平面設計以及花藝現在會成為自己工作及生活上的利器。所以要多接觸多學習,不要只憑著一點點的先見之明,就覺得自己不適合,而是要真正的實作後,再去判斷自己到底適合哪些領域
最後曉筑說,要有意識地過生活,不要無意識的盲從,在給予的同時,也別忘了給自己沉澱的時間。
接棒啟蒙 執行秘書 囷旖/撰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