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其實就是文明擴張與征服。當我們能夠分析人類13000年來,五大洲各種社會的發展,就可以真正知道社會競爭優勢的來源。也是名書:《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的核心內容。
沒時間看文章? 那就看看影片吧!
以下我們用七點來跟大家分享我的主要心得與觀點,關於社會文明的競爭優勢是如何形成。
一,首先與大家分享一個帝國滅亡的故事。
西元1532年,南美洲印加帝國,國王名為阿塔花普,他擁有軍隊8萬人,在南美洲可稱一霸。這時,西班牙人皮薩羅,帶著168名騎兵,來到印加帝國首都卡哈馬卡。國王完全輕視這群異邦人,沒把他們當回事,而之後的歷史。是擁有8萬軍隊的印加帝國被這168個騎兵打敗。國王被俘虜,財寶被搶奪,國家被殖民,而印加帝國的文明,就此滅亡。
作者:賈德.戴蒙 Jared Diamond,是一位教授,他在新幾內亞做研究時,因為當地朋友亞力的提問,導致開始研究人類社會競爭優勢發展的過程。這一研究,讓他觀察了13,000年人類發展以來,五大洲的各種文明發展過程。並得到了一個很有解釋力的洞見,寫出了這本書。
二,戴蒙做研究的時候,發現要有效觀察歷史,最好拉長時間長度與增加觀察角度。
所以他把觀察的時間長度,拉長到人類出現以來的13,000年,並且使用的跨多種學科的角度,嘗試去分析,為何某些文明可以取得驚人的競爭優勢,足以讓他們去征服,甚至毀滅其他的社會。他得到了一個結論,其實地理位置才是文明競爭優勢發展的終極因,絕對不是人種優劣的差異。美洲人運氣比較不好,根本沒有機會開始發展某些優勢。
三,歐洲人征服全球的優勢如何形成?
從文明發展過程來看,主要分成幾點:
- 東西向大陸軸:物種,或是技術的互相傳播方便,社會之前也互相競爭。
- 廣大面積:歐亞大陸廣闊,可支撐的人口與社會數量多,互相刺激的效果也更好。
- 豐富物種:可馴化植物與大型哺乳動物數量更多,且很早就開始馴化過程。像是馬匹,長久以來,做為獸力運用,並且在戰爭時也是強力運力工具。
- 農業:很早發展,有糧食剩餘,定居後人口增,讓分工開始發展。
- 國家:人口增加到萬人後,出現集權組織,可發展文字與更多技術。
- 技術發展累積:各社會的習慣與文化,讓分工的人口可以持續創新發明,當有好的制度讓這些創新可以不斷累積,就進一步催化出更新的技術。而社會之前的互相競爭也讓創新進一步出現。這導致了歐洲人征服美洲的關鍵技術,航海技術,鐵劍,火槍的發明。
- 病菌:在長久的畜牧過程中,許多致命病毒,從動物傳到人身,驚果千年以上的演化。歐洲人擁有了某種程度的抵抗力。這些病毒像是天花,就是從牛傳到人身上。而之後在美洲發揮了超級殺傷力。
四.印加帝國被滅亡時,西班牙人身上明顯的強大優勢有哪些呢?
這些優勢集合起來讓168個騎兵就打垮了印加帝國,白話簡述如下:
- 航海技術。我能跨越大西洋來征服你,而你對世界無知。
- 天花病毒。造成美洲原住民95%的死亡,是超級優勢。
- 鐵劍。對上印加的銅器,一砍就斷,等級差很多。
- 戰馬。印加人沒見過馬,看人騎著巨大野獸衝過來,立刻膽寒。
- 火槍。沒見過槍的印加人,被槍聲嚇到,也懼怕子彈的傷害。
- 現代戰術。各種基於現代武器的戰略與各種詭計,是印加人無法想像的。
- 國家資源後盾。只要有利益,母國那邊會有源源不絕的支援過來。
五,美洲社會為何沒有發展這些競爭優勢?
- 南北向陸軸的氣候地理障礙大。不利物種文明傳播交流,形成幾乎孤立的各社會島嶼。沒有交流刺激,文明進步的速度就慢。
- 可馴化物種少。沒有大型哺乳動物可馴化,沒有馬。
- 沒有大型畜牧發展,所以沒有病毒抵抗力。導致美洲原住民95%人口死於天花。
- 沒有文字,沒有累積技術發展。當然就沒有鐵劍,也沒有槍,更不會有航海技術的發展。所以對世界是無知的,不知道自己已經落後太多了。
其實,反過來想,有累積一定競爭優勢的國家,就比較不會很快被征服滅亡。像是中國。但這又導致了另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文明發展更早的中國,為何沒有反過來去征服歐洲?
六,中國為何能夠不被征服滅亡?又為何先發後輸?
中國其實佔盡先發優勢!物種豐富,也從歐亞其他地方得到物種傳播。農業起源早,人口也多!且統一的非常早。西元前221年就統一,文字,語言,中央集權制度。之後多數時間也都是統一狀態。一脈相承,這是非常罕見的狀態。
先發優勢也讓中國文明技術累積的早。一直到14世紀,中國都是世界大國,也是工藝輸出國。創新的發明很多,如造紙術,火藥,航海技術等都有。這些優勢,讓中國的國力強大,要征服中國,比要征服印加帝國,難度可是高上很多很多。
但很可惜的,內部的過度統一,讓中國專制者有過大權力,足以進行鎖國,放棄創新與累積技術。因為重點只有在維護統治權。另外,地理上與其他區域有隔開,也不用擔心與其他文明競爭,也消滅了一個創新的動力。
觀看航海大發現時代的歐洲,其實是呈現社會間的良性競爭,這成為創新的動力。舉例來說,哥倫布要去航海,需要找金主,被拒絕多次後,還是找到資源支持。因為各國是獨立的。而當找到新大陸成功後,其他國家也因競爭關係,要快快跟上,這加速了創新的發展。
七,優勢得以發展的先天與後天關鍵。
先天優勢無法強求。有些社會真的命不好,一下子碰到過度強大的征服者,就只能滅亡。印加帝國這樣的例子常出現。但並不是他們人種不聰明,而是根本沒有機會可以發展畜牧業,也無法去發展累積技術。
但後天制度就很有人的因素影響了。有了國家後,權力集中,制度也可以被設計,文化也會形成,這大幅影響了人才是否可以發展,文明是否可以累積不斷進步。看看中國吧,過度專制統一,加上無心進步的專制政權,就會讓社會無法繼續進步,從15世紀開始的停滯,到被追過,並導致近200年的競爭劣勢,直到近50年才逐步趕上。
最後,我的結論是,若一個社會不重視人才發展,不重視制度的合理與發展性,都會讓發展停滯。一個好的文化制度要做到兩點才能夠有持續的發展。1.人盡其才,讓人的天賦熱情得以發揮。2.讓文明可以累積,各類創新得以保存紀錄,再由下一代人才催化,產生新技術。
而與人才跟創新兩點最直接相關,影響最大的,就是教育!寫到這裡,我真心認為,我們的政府,並沒有意識到,教育對於國家民族長遠競爭優勢的影響與意義,這樣的無知,讓我又想到了印加帝國的那個可憐國王,阿塔花普。對世界的無知,並不是他的錯,但印加帝國付出的代價,是整個國家與文明的滅亡…
更多優質教育與人才知識分享 請訂閱 接棒啟蒙計劃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