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就像一場場在法院舉行的球賽,由法官擔任裁判,而檢察官和律師則是兩方球員,為己方的勝利盡力抗爭。」

「律師」這個在社會上常被冠上夢幻職業的角色,但現實中又是如何的呢?今天,擁有 20 年執業律師經驗的顧慕堯律師,要用他的經歷及專業的角度,分享社會大眾嚮往背後「真實」的樣貌。


“ 律師是正義的使者還是惡魔的守護者? ”

顧律師一開始提到一般人對律師有很多誤解。首先,法庭上重大罪犯的審判屢見不鮮,大眾對於律師替罪犯辯護的行為常感到忿忿不平。

對此顧律師表示,不論好人或壞人,在基本人權的保障下,他們都有權利獲得律師的辯護。律師是為了被告的最大利益而戰,也僅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而已,事實上最終判決依舊落在法官的決定權上。

再來,律師不一定只會出現在法院上,除了訴訟案件,利益、合約上的把關及法律研究等等都是律師的工作之一。在大眾眼中,律師的存在為的是解決雙方的紛爭,但顧律師提到,幫助客戶締結公平合理合約,減少日後糾紛也是律師發揮的價值。


“ 當律師,只需要讀好書就好了? ”

而投身律師生涯多年來,顧律師認為律師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有除了辯護中所具備的表達、邏輯能力外;更多的時間是用來面對人,聆聽他們的需求及情況也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及細心。而經驗累積資深律師的引導更是成為優秀律師不可或缺的環節。

如果想更了解這個職業,顧律師推薦這本近代著作去翻閱
《最後的正義: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歷史》
從一位大法官的角度,去深度了解法律領域的真實樣貌。


“ 難以掩蓋的正義感是夢想成為律師的源頭 ”

回想當初進入法律系的契機,顧律師說到,自幼就富有正義感,及家人的鼓勵下,早早就決定要走上律師這條路。

而就憑一份維護公平正義的信念,骨子裡的凜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體現出來。顧律師和我們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在行車路上,發現有違規車輛造成頓時交通阻塞,天性的使命感讓他忍不住下車,協助警察釐清孰對孰錯,並幫忙儘速解決混亂。

未來,雖然人工智慧會成為社會產業的新趨勢,但像「與人溝通」的律師本質上是很難被取代的。因此他想建議學生,若對往這方面發展,可以先從了解這領域中各角色的工作內容開始,並同時培養自己的語言及邏輯思考能力

最後他想對老師強調的是:「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揮他的價值、綻放他的光芒。」

撰文者:林師廷,接棒啟蒙計畫實習生

————————————-

#職場嘻遊記

🔥短短十分鐘,跟著職人的腳步,帶你徹底深入各行各業及挖掘其創造的價值🔥

收聽廣播: 3/8, 3/15, 3/22, 3/29 週五8:05 (教育行動家 下) 前10分鐘

官網收聽: https://bit.ly/2QsTl3F

iOS app收聽: https://bit.ly/2zzMYSm

Android app收聽: https://bit.ly/2TW8hGv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