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空看文章也可直接聽作者的分享~

先講個故事,以前做投資的時候,認識一些優秀的朋友,他們的目標,是超級認真,不惜代價,要拚在35歲以前退休,於是,沒日沒夜努力地工作。後來也有人取得了很好的財務上的報酬。但很遺憾的是,也有人得了癌症。後來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調養身體。而且生活再也無法回到健康時的狀態了。

不知大家聽完這個故事,有甚麼感覺?我們總是鼓勵大家要有目標,要堅持要努力去成長。但卻總是不去提到要付出的代價。坦白說,若失去了健康,那些目標跟努力之後,得到的是一場空

這讓我想到了另一個關於環保的故事。發展中國家總是為了要發展經濟而犧牲環境,好不容易大家努力忙個半死終於讓經濟成長,卻製造大量犧牲掉自然環境與空氣,影響到大眾生活,然後還要回來花比賺到更多的錢,去修補環境。理性想想,這樣有意義嗎?

在台北,大量的上班族生活在都市,每天工作12個小時,然後回家後,又因網路等娛樂搞得很晚睡,平常忙,休假時想出去玩又搞得更忙,收假後又更累。疏忽了保養身心的健康,一路忙到中年後,開始出現各種慢性病症狀。然後生活品質再進一步下降。這跟剛剛的故事,是不是異常的相似?

其實,若能理性的思考人成長的過程,便可容易的了解一個觀念現在其實是「剩者為王」。這個剩是剩下的剩。為何呢?道理很簡單,成長需要投注「心力」,而心力約略等於「時間」x「努力」。我們能夠為一件事投注多少的心力,就能夠得到最多的成長。

當大家同時做一件事,你能努力投注的時間越多,成長越大,能持續成長,到最後「剩下」的人,自然就成為贏家。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健康身心」。要專注努力需要健康,要能長久持續努力也需要健康。換句話說,沒有健康,便很難得到真正的成長與成功。談到健康,就要談到養生了。

關於養生,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叫做人體使用手冊》,全書最核心的觀念就在於,要當身體的朋友。中醫觀念認為身體本來就是一個智慧系統,若能讓身體養足能量,各種自我治療系統都順利運作,五臟六腑都正常,人體基本上就能維持長久良好的狀態,這就是健康了。

現代大家普遍較為信任西醫的體系,但西醫體制其實在我的觀察中有個核心問題。這個體系是近代中被設計出來,西醫醫療系統運作的目標除了為人治病之外,其實另一大深層目的在於創造龐大利潤。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歡迎看看相關資訊。

 

我有這樣的觀點其實跟慢性病有關。現代的慢性病,多數基本上在西醫體制中,是無法痊癒的,只能吃藥控制。實際結果是,長久地需要服用藥物,徹底依賴於醫療體制。我認為這是很不好的,因為西藥基本上都有副作用。大量長就服食藥物就有副作用,會打亂身體原本的均衡機制,長期來說對健康也是很不好的。

相較而言,中醫系統設計出來的時間點在很久以前,公認中醫最早經典《黃帝內經》成書約於戰國至秦漢時期,也就是約兩千年前,那時候人類根本還沒有商業模式概念,交通也極度不便,有病醫生根本無法過去看病。所以這個系統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民眾可以有一個方式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健康,這也是我較為認同中醫養生觀念的根本原因。

簡單說,我認為,西醫體制的對抗式觀念更適合於處理體外的病原,如病毒。而中醫的整體性觀念,則更適合用來養生。以下就來聊聊《人體使用手冊》中的養生觀念,對於個人健康的保養,會是很有幫助的。

首先,此書的核心概念在於,要當身體的朋友。中醫觀念認為身體本來就是一個智慧系統,若能讓身體養足能量,各種自我治療系統都順利運作,五臟六腑都正常,人體基本上就能維持長久良好的狀態,這就是健康了。

人體有好幾種軟體系統,是解剖無法看見,但卻真實運作的。其中像是能量供給,資源管理,診斷維修,廢物清理。都是影響健康很多的。

這些系統中比較根本的是能量供給。任何系統的運作,都需要有能源,像是汽車要有汽油,電腦要有電。人體也需要有充足的能量才能正常運作。以中醫的觀念來說,人體的能量稱為血氣能量,可以由血液的狀態來判斷能量的狀況。也就是說,如果人體的血液是健康且充足的,通常代表人體的能量是充足的。如果血液有問題,那也代表人體的能量有問題。

中醫把人體的能量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健康,陽虛,陰虛,陰陽兩虛跟血氣衰竭。

  1. 健康:能量充足,所有系統運作順暢,基本上不太生病,這比較像是氣功大師的狀態,現在人很少真的這麼健康了。
  2. 陽虛。「陽」代表身體每天產生的能量,「陽虛」代表身體每天產生的能量少於製造的能量。陽虛時,身體的系統有運作,但不是完全順暢,像是診斷維修系統有運作,但若有問題無法即時處理好,像是寒氣無法排除時,身體就會開始有生病不舒服的症狀,身體希望你可以好好休息,讓它來修復好回到健康狀態。
  3. 陰虛。「陰」代表身體儲存的能量。「陰虛」代表身體每天能量不足,且已經開始透支之前儲存的能量。這些透支的能量成為「火」,所以也稱「陰虛火重」,這時身體會將資源優先給維生重要的系統使用,次級系統像是診斷維修跟廢物清理就無法全效運作。所以會出現神奇狀況,就是身體無法生病了。即使有問題,身體也無法產生生病症狀告訴你要休息,只能讓問題累積。身體廢物累積多了,人就不健康,也可能有肥胖狀況。現在都市人,很多都是這樣的狀態。不生病不代表健康,而是身體無法生病,而且常常一休息就生病。因為休息能量回升,到了陽虛時,診斷維修系統又運作了,就開始出現症狀了。
  4. 陰陽兩虛。長期能量不足,又透支身體儲存能量,到了儲存能量也透支的時候,就是陰陽兩虛了。這時,身體各種問題累積到撐不下去,就會透過一些慢性病狀顯現出來。比如說,胃潰瘍,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身體在告訴我們,它快不行了。若還不去處理,五臟六腑很多問題,會逐漸都顯現出來,不只是一種慢性病,很多狀況都可能持續出現。
  5. 血氣衰竭。這時身體已經不行了,健康狀況會很差,嚴重的病症隨時發生,癌症也是。離生命終結,已經不會太遠。

得注意的是,血氣能量,是慢慢的耗損,但回復時,卻可以很快。這有點像是手機,用電時可以撐幾天,但充電時,可以很快就充滿了。人體也是,若好好調養,其實血氣能量回復儲存的速度,是會大幅快於消耗的速度的。那我們可以如何讓身體擁有充足能量呢?


    產生跟儲存身體能量,關鍵在於「造血。血液可以代表身體能量狀態,有健康充足的血液代表身體的能量充足。要讓身體好好的造血,那就要先有充足的營養提供造血材料,再讓造血功能可以順暢運作。

首先,身體要有足夠的營養才能產生足夠造血材料。所以要讓營養的吸收順暢。書裡面提到的方式叫做「敲膽經」。長期做這樣的經絡按摩,可以改善身體吸收營養的效率。

再來,身體要能夠順利運行造血功能。這就要在對的時間進入深度睡眠才可以,所以要「早睡早起」。人體五臟六腑有其運作的精華時間,隨太陽磁場變化,簡單說,每天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造血的精華時間。這段時間好好睡覺,身體的造血功能就可以高效運作。所以,晚睡真的是對身體造血功能運作是很不利的。

其他還有幾個重要觀念。像是「按摩心包經」,可以清除心包積液,幫助心臟回復正常博動功能,這有助於將健康的血液送到身體各處,也對身體的廢物清理有助益。

還有,「不生氣」,可以避免身體無謂耗損過多能量。人若是發怒,真的會在體內產生往上衝的氣,「生氣」其實就是中醫創造的名詞。氣就像身體準備戰鬥,會大量消耗資源與身體的血氣能量。動物也會生氣,生氣之後接下去就是打鬥,因此,生氣是戰鬥之前的身體的準備動作,身體通過生氣調整內分泌,使身體達到戰鬥最佳狀態。若是生氣之後,狀況消失,身體之前為了準備戰鬥調整改變的物質就成了廢物,必須排出體外,或花費力氣將它改變回來。這就會耗損很多能量。

書中提到的內容很多,但這四點「敲膽經」,「早睡早起」,「按摩心包經」,「不生氣」是我看到最實用且易懂的概念。若大家有興趣,當然很推薦去細讀書中的內容,一定會更清楚了解中醫的觀念,對養生會很有助益。

最後,關於健康與個人成長的關係,建議大家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

「你每天可以全力專注的時間有多久? 每天都可以全力做事這樣的健康狀態可以長期維持嗎?」

如果答案的時間只有幾年,代表身體沒有足夠的健康可以支持自己長期的努力做事的話,那很可惜的,自己心中的夢想,能夠被實現的機率就變得很小了。如同一開始說的,人的成長需要投注「心力」,而心力約略等於「時間」x「努力」。我們能夠為一件事投注多少的心力,就能夠得到最多的成長。

當我們努力做事,能努力投注的時間越多,成長就越大,能持續成長,到最後「剩下」的人,自然就成為贏家。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健康身心」。要專注努力需要健康,要能長久持續努力也需要健康。換句話說,沒有健康,便很難得到真正的成長與成功。談到健康,就要談到養生。而在養生中,《人體使用手冊》的中醫觀念,對個人而言是更為合理且很實用的。

祝福大家都擁有健康,能夠持續成長,往自己的夢想大步前進!

 

 

若喜歡我們的內容,請「訂閱」接棒啟蒙!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