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夥伴Ready-2014/03/22
由接棒啟蒙計畫創辦人沈家慶主辦,教育研究作家謝宇程所主持的「教育沙龍」,於3/22再度開跑。本次教育沙龍,很榮幸地邀請到POP共同創辦人− 林坤佑 Ben 作為與談人,與我們分享其生命經驗和創業過程。透過與談人、專業者和高中生之間的熱烈討論,讓我們體悟到「教育」這兩個字,是如何深受生命經驗影響。
你可能會意外,Ben並沒有在學校裡學過軟體,卻能創造出這項軟體工具,在一上線立即受到矚目,不到一週便有上萬人註冊,目前全球已有6萬5000名會員,12萬次下載,除了一般使用者,企業用戶還包括雅虎、亞馬遜、Zynga等。到底,學習對他而言是什麼,到底,他後來工作成就的基礎是什麼,我們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反思呢?
與談人:林坤佑 Ben
在app產業大放異彩的林坤佑,是個從國中時代就不斷自省:「為什麼」的好奇寶寶。父親鐵的紀律並未讓林坤佑成為一個事事服從不敢忤逆的孩子,反而促使他更深入的思考:「讀書的意義是什麼?」身邊朋友的貼身經歷、父親殷殷切切的期許,台灣教育體制下僵固,再再都讓林坤佑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直至去了澳洲,才發覺學習的美好。
澳洲的教學體系輕鬆,師長賦予學問學習的意義,一門計算機概論可以讓他明白古今中外的發展史,一但學習成效略有起色,更是不留餘力的洋溢著讚美之情。小組集思廣益、互相辯駁的模式也讓他大開眼界,從此明白學習從來不是只有一種樣子。
雖然開始找到學習的熱忱,但回到台灣工作的林坤佑,卻始終備感挫折,最後還拿出了高中學歷,在傳統產業接觸了機械繪圖。公司授權充足,對機械向來狂熱的林坤佑自學成才,他非常興奮的說:「當努力可以明確的看到結果,鑽研成為一件有意義的事。」當他完成了相當出色的一個任務,拿到頂尖技術員的薪資,他大步跨離這個產業,從此投身更「新」穎的app產業。挑戰,似乎就是林坤佑的代名詞。
輾轉求學,如今成為app原型開發工具創辦人之一的林坤佑,在學習這方面的經歷,究竟能帶給我們台灣的莘莘學子什麼樣的衝擊呢?
進一步的訪談記錄,請看這裡:
接棒啟蒙教育沙龍,是一個聚集「對教育有深度熱忱專業者」的活動,我們提供一個有效場域,進行由專家生命經驗出發,而導出關於教 育,深度且有效的交流。參與者將在活動中,深入的認識一位「專業者」,其「生命經驗」,與「教育」間的關係。參與者也將進行交流,將所得與本身經驗結合, 認知到教育更深層實際的意義,而得以開拓其視野,精進其對教育的認知。
https://batonproject.com/category/善意足跡/教育沙龍
發表迴響